在电子、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的 PET 板棒材,其 CNC 加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。
行业数据表明,由于 PET 材料自身特性,加工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,严重阻碍了其在高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。
PET 材料具备韧性强、熔点低(约 250℃)的特点,在高速切削时极易暴露出三大关键痛点。当主轴转速超过 6000rpm,材料热膨胀系数会急剧上升至 2.5×10⁻⁵/℃,致使尺寸精度偏差超过 ±0.03mm,像电子托盘这类精密部件的合格率难以突破 80%;加工过程中,熔融的 PET 材料极易粘附在刀具上形成积屑瘤,使得表面粗糙度飙升至 Ra3.2μm 以上,企业不得不额外投入 30% 的工时用于打磨;对于厚度≥10mm 的 PET 厚板,切削应力集中引发的边缘开裂率高达 15%,大幅增加了废品成本。 在此背景下,东莞市耐格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展现出了突出优势。耐格美作为国内防静电及特种工程塑胶板棒材行业中,较早实现设计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,其在 PET 产品研发与生产上成果显著。 在应对热变形问题方面,耐格美对 PET 材料进行了创新性改性。使 PET 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显著提高。经测试, PET 材料,热变形温度提升了 15 - 20℃,热膨胀系数降低至 1.8×10⁻⁵/℃左右,有效将尺寸精度偏差控制在 ±0.018mm 以内,极大地提升了精密件加工的合格率 。



针对粘刀现象,耐格美采用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。实际加工数据显示,使用耐格美 PET 产品进行加工时,积屑瘤出现频率降低了约 55%,表面粗糙度可稳定控制在 Ra2.0μm 以下,大幅减少了后续打磨工序的时间与成本 。 对于厚板分层开裂问题,耐格美通过优化配方,加入具有增韧作用的弹性体材料,同时调整材料内部的结晶结构,增强了材料的整体韧性和抗应力能力。以 12mm 厚的 PET 板为例,采用耐格美产品进行加工,边缘开裂率可降低至 5% 以内,显著提升了厚板加工的良品率 。
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指出,PET 加工痛点的核心在于材料性能与工艺的适配性矛盾。耐格美公司通过产品创新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。未来,行业仍需从改性材料研发(如添加玻纤增强耐热性)和智能工艺优化(AI 实时调整切削参数)等多路径持续突破,以满足新能源、医疗器械等领域日益增长的精密需求。